在印刷行业的发展历程中,
海德堡印刷机股份公司无疑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。它的故事,是一部融合了
坚韧不拔、创新进取与紧密协作的传奇篇章。
1874年,Andreas Hamm面临着巨大的挑战,为科隆大教堂铸造 “凯撒钟” 的任务困难重重。此前两次尝试均告失败,客户施压,商业伙伴Andreas Albert也对此项目提出质疑。但Hamm及其团队凭借着顽强的毅力,最终成功铸造出重达27公吨的大钟,并于1875年运往科隆。这一经历展现出的坚持与专注,也成为了海德堡日后发展的精神基石。
时光流转至150年后的2024年,在杜塞尔多夫的德鲁巴印刷展上,海德堡董事会成员、全球技术与销售总裁David Schmedding博士宣布推出
Jetfire 50双面数码喷墨印刷机。这一与佳能合作的成果,标志着
海德堡强势进军数码喷墨印刷领域,实现了将前沿印刷技术整合并服务全球客户的目标。从铸造大钟到印刷机的创新,
海德堡始终在不同时代中寻找突破。 海德堡能在行业中屹立不倒并持续发展,充满干劲的员工、创新精神和坚持不懈的毅力是我们一贯的优势。更为独特的是,公司内部紧密的纽带关系,无论身处何地,威斯洛赫总装厂的学徒、上海青浦工厂的工程师,都被海德堡精神紧密相连。
海德堡全球首席执行官Jürgen Otto强调,海德堡能为印刷企业提供整体解决方案,并融入数字工作流程。这种全方位的服务能力,源自175年来始终坚守的卓越机械工程核心竞争力。
回顾历史,1950年在Hubert H. A. Sternberg的带领下,海德堡开启了崛起之路。他扩充产品系列,让销售、服务和广告业务走向专业化。1962年进军胶印领域后,凭借KOR和GTO等型号在全球大获成功,速霸系列更是延续至今,其高端版本每小时可印刷多达21,000张。
1973年,石油危机和美元贬值使胶印业务遭受重创,销售额下降 30%。但员工与管理层携手同心,不仅让生产、研发和销售重回正轨,还提前将第一代速霸印刷机推向市场,展现出强大的凝聚力与应对危机的能力。
随着时代的发展,印刷行业不断变革。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,计算机辅助流程愈发重要。1977年,海德堡开发出用于胶印的计算机印刷控制系统,1990年又推出首个全数字化印刷机控制系统CP Tronic,在无外部协助的情况下,于生产技术、电子技术和物流领域确立领先地位。20世纪90年代中期,为满足客户需求,海德堡收购了林德特-赫尔、谢里丹和施塔尔集团等企业,完成向解决方案供应商的转型。
然而,过去25年中,海德堡也遭遇了战略挫折,如Mainstream 80
报纸印刷机、Primefire 106数码单张纸胶印机和大幅面印刷的速霸版本都未能盈利。
但海德堡善于总结经验,及时优化产品组合,如今
聚焦于包装印刷、数码标签印刷和商业印刷等增长领域。通过Prinect软件、应用“Push to Stop”(一触即停)概念以及集成人工智能,自动化印刷车间正逐步成为现实。David Schmedding指出,
海德堡能够为客户面临的成本压力、技能短缺、数字化和可持续性等挑战提供解决方案,包括订阅模式和海德堡云服务。
海德堡的发展历程,是专业知识、员工热情与紧密团队协作共同作用的结果。公司创始人Andreas Hamm若能见证今日成就,定会深感欣慰。在未来,海德堡必将凭借深厚底蕴与创新活力,在印刷及相关领域续写更为辉煌的篇章。